在人工智能重塑教育格局的背景下,水保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近日举办了“AI+知识图谱”专题培训,系统阐释知识图谱与AI技术如何重塑教学科研新生态,助力一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此次培训特邀校教务处、教学发展中心课程思政培训团队讲师寇小希副教授担任主讲,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剖析与实践操作,重构教学全流程,推动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学数字化、智能化。寇小希从“知识图谱破解课程建设瓶颈、基于知识图谱的课程资源体系构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混合式教学创新设计、实操演示”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知识图谱在教育数字化中的重要作用,指出知识图谱通过构建语义网络,将知识点与教学资源有效连接,实现信息的精确检索和拓展。她以智教云平台作为本次培训的实践载体,现场演示了机械设计课程知识图谱的建设过程,并展示了知识图谱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强调通过构建课程知识图谱,教师能够更有效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促进课堂互动,增强教学效果,使学习路径可视化。
学院副院长王健结合学校智慧教学云平台本学期前6周的AI智能分析课堂数据,对学生到课率、前排就座率、课堂抬头率和教师发言占比等教学关键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这些关键指标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参与度,同时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教师们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增加课堂互动,提高课堂效果。
此次培训标志着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改革进入智能化新阶段,不仅帮助教师建立起“AI+教育”的系统认知,更为智慧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冯浩鼓励教师们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教学互动性,推动教育教学全过程智能化改革,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水保人才。水保学院佟小刚老师表示:“以前备课像‘单兵作战’,现在AI+知识图谱打通了跨学科资源,知识脉络一目了然,还能自动关联最新研究成果,真正实现教研相长。”
编辑:张晴
终审:刘玉峰